几天前入夜时分路过田子坊,寒气逼人。栗色长发的年轻女子一抬手,露出廓形大衣里的短裙。在同伴指挥下,她在弄堂间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。
旁边裹着羽绒服耸肩袖手而过的阿姨忍不住嘀咕:“哦哟,韩国小姑娘,真的不怕冷。”记者忍不住问:“你怎么知道是韩国人?”
“只有韩国小姑娘这样穿呀,帮中国人日本人都不一样。”在附近店铺工作的阿姨又补了一句,“最近我们看得多来!”这似乎佐证着最近社交媒体盛传的段子——上海那些沉寂的景点,被韩国人盘活了。
走进弄堂深处,游客比想象中多,其中的确有不少韩国人,不过也有流连水果串摊位的泰国家庭,一本正经讨论文创商品的日本青年,还有晚上也不肯摘墨镜的欧美游客……不同的语言在田子坊的巷弄间交汇,在冬夜升腾起一丝暖意。
这里的确跟记者之前的印象不太一样。田子坊入口处介绍了这里的“今生”: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,陈逸飞带着“艺术仓库”的概念入驻老弄堂,因张国荣喜爱的汉源书店而出圈的创办人尔冬强也在此落户。“田子坊”这个名字是黄永玉起的,取自《史记》中一位画家的名字“田子方”。
二十多年前,互联网还停留在Web1.0时代,田子坊以先锋之姿为当时年轻人热爱。从瑞金路转进泰康路,一间小酒吧楼下藏个音像店,能淘到不错的电影和唱片。一路往前从1号门进,左手边是两层楼乐天陶社,往前一点能看到尔东强以上海为主角的摄影展,再走几步便是陈逸飞的工作室。这片民居与旧厂房混杂的区域里,办过诗歌会、歌剧沙龙、爵士乐和钢琴演奏以及各类展览,在“新中式”远未流行之前就搞过唐装表演。
与这些时髦的活动格格不入的,是居民们炒菜的油烟味和二楼以上晒出来的衣服和被褥,优雅中多了一份烟火气,被艺术家作为素材;那些来不及拆除的厂房机械零件和门楣大梁,也成了创意场所最独特的装饰。国际混合着本土、前卫糅杂着日常的公共空间因为反差声名远播,吸引艺术家、设计师和年轻游客纷至沓来,居民也得以通过租赁、转让和置换等方式,逐步改善生活条件——田子坊成名,并非因为历史风貌保存或石库门建筑保护,而是民居与街道工厂焕新。焕新的原因也很现实——位置尚佳,交通方便,成本低廉。尔冬强说过,800多平方米空间,一年租金只有12万。
商业氛围自然也慢慢起来了。从满足青年基本需求的便利店到服务周边的小餐厅,从法国律师开的装饰店到美式复古家具店,从迷你画廊到创意机构,调性一致的商业也增添着田子坊的吸引力。不要小看这些弄堂小店,一度曾有发展不错的品牌从这里起步。比如上海本土设计师吉承第一个品牌Lavie,就开在这里。
2010年,田子坊成为AAA级旅游景区。名声逾大,游客越多,坊里结构发生巨大变化。2012年10月,尔冬强艺术中心以“24小时诗歌马拉松”告别田子坊。以《最后一瞥》出名的尔冬强,留下对田子坊的最后一瞥。
“退出田子坊,真的没什么。”当时尔冬强接受《解放日报》采访时说,全世界做艺术的地方都是如此,比如纽约SOHO街区,最开始艺术家进驻,慢慢名气大了,人流多了,变成了热闹的商业区。
关键还是租金。当时年租已升至上百万,面积却不到之前的一半——得分一半给一家围巾店分担租金压力。当时对艺术中心的经营方式也有争议,有人认为在这里办了不少展览,中心收了租金;但中心认为展览是公益项目。
再去田子坊,昔日的艺术家工作室、创意机构和设计师店铺已逐渐离开,多了露天餐厅、东南亚风格酒吧和各种纪念品商铺,各种旅游景点同款“美食”和小商品——唯有压缩成本,方可平衡高昂租金。这似乎在一段时间内并未影响这里的人气,有一年国庆节这里一天涌进将近6万人,门口排起数百米长队,一度超过景区最大承载量。
几年后再听到田子坊的消息,竟是各类营销号称其“1/4店铺关闭”“客流惨淡”。记者特意去了一次,虽没有那些文章里展现的那般惨淡,却不见往日活力。有餐饮店老板焦虑,窄小的门面一个月房租8万,有时一天只能卖60元。
当思绪从昔日的场景回到现实,巷弄暖黄的灯光让人欣慰,但穿行其间,文创冰箱贴、护手霜和奶茶店代替了昔日的烤串、炸鸡和臭豆腐,却和全国各地的文创景区乃至上海本地一些景点所见并无二致。
外国游客真的能让田子坊再度焕发活力吗?
上海旅游不以自然资源见长,靠的是城市记忆、文化交流、艺术展演等复合都市魅力,享受的是探索独特城市文化带来的人文体验,这本是田子坊崛起的原因。
当如今的外国游客第一次来到这里,可能会为万花筒般的老式民居而惊讶,会为眼花缭乱的各色小店所吸引,但当他们像过去国内游客一样,多走几个景点,就会发现其中反复,还会对同类型景区充满期待吗?当千篇一律的“纪念品”被发现其实是批量化、同质化的现实后,这种“上当”的感觉,又凭什么让他们继续愿意为本来以为的“在地文化”消费?
一些外国游客眼中的田子坊,魅力依然来自二十多年前积攒的口碑。日本演员松田悟志在社交媒体上留下对田子坊的印象:“那种神秘混沌的感觉很吸引人。”
但不要以为外国游客会被文化差异理所当然地吸引。以商铺阿姨们津津乐道的韩国游客为例,韩国在当代设计、舞台艺术、视觉呈现方面具备优势,普通的文创产品和展演,不一定能吸引他们在中国消费。近年来泰国创意设计也在发展,不仅有国内消费者定期前往淘宝,也有创意人才直接将店开过去。
在海外社交媒体上,有人实地打卡后感到落差:“和我期待的田子坊不一样”“到处是榴莲和臭豆腐的味道”“只是一个值得晒社交媒体的地方”。
田子坊面对的问题,其实和遍布中国的许多“水乡小镇”“文创街区”“艺术社区”相似,它们原本有着各自不同的个性底色,却在商业浪潮的冲击和不恰当的“打造”下成长为差不多的样子。
城市魅力来源于活力与包容,就像最初的田子坊,本是自发破土而生。呵护好这样的生命力,它能持续提供丰富的内容产品,吸引世界各地的人们一来再来。
走出田子坊,挂着陈逸飞签名的工作室旧址作为黄浦区文物保护点保留下来了,大门紧闭;尔东强退守青浦郊区,栖息于自己的“精神原乡”,坚信江南自然人文滋养着华为的年轻人;原先门口的乐天陶社,在景德镇推出的乐天市集,已是当地吸引年轻人消费的重要因素之一。
(原标题为《田子坊被外国游客盘活了吗?》)
有话要说...